半小时漫画红楼梦(全2册)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半小时漫画《红楼梦》全集来了!专治没耐心读红楼梦!红楼梦处处都是梗,曹雪芹就是个段子手。赠人物关系海报 专治没耐心读《红楼梦》!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仅仅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就捋清了《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贾氏公司咋破产的,宝黛爱情咋悲剧的? 宝黛初见:印象深刻,后面就能看对眼!元妃省亲:贾氏公司接大单、做方案,走向巅峰。宝黛定情:暧昧,误会,表白表错对象!探春理家:红楼“00后”整顿职场,给走下坡路的贾氏续了命。宝玉的悲喜:两件事触发情绪过山车!黛玉之死:一桩由八
读客熊猫君

每天被催的《半小时漫画红楼梦》全集(全2册)终于于于于来了!ε٩(๑>₃<)۶з

Angel_Kitty

第一时间看到熊猫君上架了《半小时漫画红楼梦(全2册)》,我就迫不及待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把它读完了!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有信心去阅读《红楼梦》的原著了!在此之前,我有尝试过去阅读红楼梦的原著,甚至还买了纸质书,结果我就翻了一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半文言文写的小说,压根看不懂!然后听人说电视剧拍的也很不错,尝试去看两集电视剧,最终也是无果而终。四大家族九百多人,根本记不住啊!贵族生活那么多事,完全串不起来! 在这里也是非常感谢熊猫君和半小时漫画团队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漫画,看得我跟打了鸡血一样,有一种非常爽的感觉🤦让我一下子就理清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红楼梦》看着事件多得要命,实际上就两条主线——贾氏公司咋破产的?宝黛爱情咋悲剧的?把这两根主线抓准了,读起来就会更加游刃有余了。 当然这本漫画也仅仅从家族兴衰和宝黛爱情两条脉络,梳理《红楼梦》的经典情节和重点人物,仅仅也只能作为阅读原著的敲门砖。原著应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在这里我将会把这本书中提到的25个经典事件和5个名场面进行梳理,以便阅读原著的时候可以重点去了解具体的内容。如果对原著仍然有困惑,有部分热心书友也推荐可以读一读蒋老师的《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蒋老师对《红楼梦》原著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会让读者对原著的半白话文有更通透的理解和认识。 蒋勋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再会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宝黛爱情的悲惨结局到贾氏公司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有人看到了宗法社会的黑暗腐朽,有人看到了为达目的的不择手段,有人看到了令人唏嘘不已的命运,有人看到了青年对专制制度的抗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如何,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部旷世巨作中,得到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反思。”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希望大家都能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以下是我将本书中提到的经典事件和名场面进行概括梳理,总结了25个经典事件和5个名场面,这既方便各位想阅读原著的书友们重点阅读相关章节,也方便自己日后查看需要,祝各位书友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红楼梦》的无限魅力。 经典事件: 1、宝玉摔玉。ps:一个是体现了宝玉“疯疯癫癫”的叛逆性格;另一个是他追求平等,不愿意搞特殊。 2、王熙凤协理宁国府。ps:一方面展现了凤姐的管理才能,丰富了人物形象。她敏锐干练,在短时间内把宁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又雷厉风行,做事说一不二。 3、王熙凤弄权铁槛寺。ps:这段故事体现了凤姐的另一面。她要强,被别人一激,本不想干的活儿也接了;她还重利、胆大,为了3000两银子就敢假借丈夫的名义托关系办事,以权谋私。 4、元妃(贾元春)省亲。ps:这里体现了贾政对封建礼教的维护。而元春的两次哭诉,也说明她看似风光,实际上受封建礼教所累。 5、贾府庆元宵。ps:袭人约法三章,一方面体现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话不稳重,不好好读书,到处拈花惹草;另一方面则是把袭人稳重、一心为宝玉的人物形象立了起来。 6、宝黛共读《西厢记》。ps:宝玉借用《西厢记》里的词句向黛玉表达爱慕之情,黛玉听后表面恼怒,实际上并不是真生气,两人互动间透出微微的甜。很多人认为从宝黛两人对《西厢记》的肯定态度,能看出他俩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大家可以把宝黛共读《西厢记》这段看作宝黛爱情的真正觉醒。 7、黛玉葬花。ps:《葬花吟》整首诗以花喻人,表现黛玉无依无靠的处境、凄惨的命运和多愁善感的性格。这首诗既是林黛玉的现实写照,也为黛玉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换句话来说,黛玉葬花,实际上也是在葬自己。 8、林黛玉剪穗子。ps:在此之前,黛玉跟宝玉吵架,还剪过香囊。两人在各种误会吵闹中加深了感情。 9、宝玉诉肺腑。ps:黛玉听懂后直接溜了,可宝玉一心想表白,完全没发现。正巧这时候袭人发现宝玉出门忘记带扇子,追过来给他送,然后就被宝玉误拉着表白。虽然最后出了点乌龙,但宝玉正式跟黛玉表白,两人互明心意,成功定情。 10、魇(yǎn)魔法姊(zǐ)弟逢五鬼。ps:这事不仅展现了赵姨娘的狠毒,也说明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充满了争斗,尊贵如宝玉、凤姐,也难逃算计。不过,被诅咒纯属小说情节,封建迷信不可信,别当真。 11、宝玉挨打。ps: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贾政痛恨宝玉离经叛道,不走“仕途经济”之路,没有家族继承人的样子。有人说,这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叛逆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12、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又叫“刘姥姥进大观园”。ps:有人说,曹雪芹老先生是通过一个底层群众的视角来描述贵族生活,看他们每天过得有多奢侈。也有人说,这是在通过刘姥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比如,刘姥姥吃饭前逗笑一群人,每个人的笑都能体现人物性格;还有不同人对刘姥姥的评价,也能看出每个人性格不同。 13、香菱学诗。ps:这个故事告诉咱们一个道理:早起的香菱能学诗,努力的人能成功。 14、探春理家。ps:这事让探春结结实实地秀了一把管理能力,她也被看成贾氏公司名副其实的改革派。 15、慧紫鹃情辞试忙玉。ps:紫鹃的“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宝玉死机后,她顶着贾家的怒火,还是勇敢地说明真实原因,趁机让大家明白宝玉对黛玉的情意。 16、怡红夜宴。ps:从爱情测试到生日派对,宝玉的情绪就像坐了趟过山车,大悲又大喜。 17、尤三姐殉情。ps:尤三姐一生要强,不管是前期面对贾珍等人的夹击,还是后期面对柳湘莲的悔婚,她的表现都十分刚烈,就像红油锅,辣味十足。 18、王熙凤计害尤二姐。ps:从这件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尤二姐的软弱,还能看到王熙凤阴险毒辣的一面。老曹用一件事刻画了两个人物的性格,实在是高。 19、晴雯之死。ps:晴雯虽出身不高,但心高气傲,长得好看,人品又好。可惜最终因遭人怨恨,被流言蜚语害死。宝玉在她死后,一直很想她。 20、香菱之死。ps:香菱作为《红楼梦》原著中第一个出场的女性人物,温柔安静但存在感不强。她在薛家的遭遇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薛氏公司的混乱和衰败。 21、黛玉之死。ps:一悲一喜的对比,让黛玉的死显得更加凄惨。与此同时,宝玉被设计,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姑娘;宝钗因为“父母之命”嫁给了不喜欢自己的人。所以说,这不仅是宝黛爱情的悲剧,也是黛玉、宝玉、宝钗三人共同的悲剧。 22、元春之死。ps:元春是一个贯穿贾家盛衰的关键人物,有了元春这一重要政治资源,贾家一度势焰熏天。而元春之死,则敲响了贾家的丧钟。保护伞没了,贾家高层曾经埋下的雷就陆续暴露出来,真雷夹杂着假消息,一并捅到了皇帝跟前。首先暴雷的是贾珍和贾赦。 这个关键人物的消失有点像蜀汉集团的关键人物关羽之死,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蜀汉集团迅速由盛转衰。 23、贾母之死。ps:贾母是贾家的主心骨,贾家众弟子虽不求上进,各有各的坏,但有贾母在,还是会有所顾忌。贾母一死,贾家的精神支柱倒塌了,树倒猢狲散,众人更加堕落沉沦,贾家迎来了致命一击。 24、凤姐托孤。ps:刘姥姥很穷时是凤姐帮了她,因而善缘就结下了。正是有了这个善缘,巧姐接下来遇到坎儿时,才会逢凶化吉。凤姐托孤后没几天就去世了。她死后,贾琏又出门了,巧姐成了个留守儿童,跟没脑子的奶奶相依为命。 25、宝玉出家。ps:在古代,一个家族中有人功名在身,能够在皇帝面前刷很多存在感。宝玉发愤图强去考试,就是希望给公司留下最后的光荣,到此为止,不负养育之恩。宝玉走时,宝钗已有身孕,后来她守了一辈子的寡。 名场面: 1、宝钗扑蝶。ps:这一名场面体现了宝钗活泼开朗的一面,也与黛玉葬花形成对比,突出两个女主角性格特点的不同。 2、鸳鸯女誓绝鸳鸯偶。ps:鸳鸯告状成功,一招反杀贾赦。贾赦和邢夫人当即就上了贾母的黑名单,贾母好长时间都不给他们好脸色看。 鸳鸯和贾赦争论这段,充分体现了鸳鸯的勇敢和聪明。作为一个“家生子”,她敢于反抗主子,不屈服命运,但也为她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另外,也有人根据贾母说贾赦在算计她,推测贾赦强娶鸳鸯不光是为色,也是惦记鸳鸯帮贾母打理的小金库。 3、湘云醉卧芍药裀。ps:这是大家公认的《红楼梦》里最美的场景之一,它展现了湘云美丽、天真、爽朗、憨态可掬的少女形象。 4、晴雯撕扇。ps:曾经有一回,晴雯不小心摔坏了宝玉的扇子,被训了两句,结果她当场就跟领导杠起来。最后还是宝玉主动求和,拉出一堆扇子让她可劲儿“造”,才给她哄好了。 5、勇晴雯病补雀金裘。ps:有一次,宝玉的顶级衣装雀金裘被烧了个洞,可第二天又要穿,于是晴雯拖着自己高烧40℃的病体,连夜帮宝玉补衣。 曹雪芹老先生用俩名场面完美展现了晴雯的性格特点:刚烈率性、心灵手巧、顽强不服输。

乔帮主

半小时漫画《红楼梦》专治没耐心读红楼梦!红楼梦处处都是梗,曹雪芹就是个段子手。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仅仅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就捋清了《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比如: 贾氏公司咋破产的? 宝黛爱情咋悲剧的? 宝黛初见:印象深刻,后面就能看对眼! 元妃省亲:贾氏公司接大单、做方案,走向巅峰。 宝黛定情:暧昧,误会,表白表错对象! 探春理家:红楼“00后”整顿职场,给走下坡路的贾氏续了命。 宝玉的悲喜:两件事触发情绪过山车! 黛玉之死:一桩由八卦引发的血案! 金陵十二钗结局:一场决命生死签活动!……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红楼梦》处处 都是梗,曹雪芹就是个段子手! 读完这本书,算是读过《红楼梦》了! 同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宝黛爱情的悲惨结局到贾氏 公司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有人看到了 宗法社会的黑暗腐朽,有人看到了为达 目的的不择手段,有人看到了令人唏嘘 不已的命运,有人看到了青年对专制制 度的抗争。 有人说这是一部古代女子悲剧图鉴。 我觉得这是一部家族兴衰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如何,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部旷世巨作中,得到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反思。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正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所以——赶紧的,快去看《红楼梦》吧!

伍万里

《一件小事》 张爱玲《红楼梦魇》云:“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与张大才女的明见略有不同,我的暗见是上小学那会子,已经不愿意读一百二十回通行版本《红楼梦》,多么好的前八十回,云上逍遥的日子太短暂,还没享受够呢,不可避免地来到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猝不及防地被动接受那种从青云之上光速跌落,直入淤泥河底的失落感,我好不容易没拎根小棍破马张飞出去浪,在书桌前摆造型,文文静静看了一会儿书,招谁惹谁了这是啊。 闭目焚香,掩卷沉思,究其原因,大概率是这样子,后四十回的作者,据说叫高鄂,我和这位不熟,他本来也堪称精擅布局谋篇的一方名士了,水准颇为可观,然而,和前八十回的作者们逐一比较起来,客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余华老师出过一本杂文集,名叫《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恰好借用一大下,为我读到第八十一回,那一阵稚嫩而清晰的心灵鼓点,作一番逼真写照,七不隆冬锵咚锵,《红楼梦》是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活灵活现的小栗子。 还记得那会子,我爷爷他老人家,看见我脸色不对,简直笼罩着一团乌云,就取出一本珍藏良久的好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该书文字清爽,妙在亦无续貂,我读得可真是太开心了,云开雾散,重见光明。 读完《石头记》,我脑海中漂浮起来一个巨大的问号,脂砚斋到底是谁呐?爷爷宣称我哥伍千里正想要哄他媳妇儿风月开心,蛮用功地做了一部分基础向考据工作,那感情好哇,我诚心诚意地提问吧。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伍千里的答案包含以下分支:第一,《脂砚斋评石头记》比《红楼梦》有感觉。第二,脂砚斋音切自言哉,什么意思?脂砚斋就是作者阵营中的一员。第三,因为大哥团队提供的证据链不够精致,所以他无法认同《红楼梦》的作者,仅仅是曹雪芹这一枚奇男子。第四,脂砚斋这名字,天然携带一股闺阁女儿的芬芳,那那那,为什么《石头记》和《红楼梦》仅仅是男人写的?女人参与写作,甚至是写作主体,那又怎么的了?第五,为什么《石头记》和《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一个人,她们像宝黛钗湘云香菱妙玉那样子,本来就是诗社,行不行呢?完全可以嘛!神州行,我看行。 朋友们,第一眼看过去,伍千里的观点简直是大放厥词的了,第二眼开始,直到千百年眼,大家的观感会不会有一些变化?举个热气腾腾的栗子,半小时漫画系列归功于混子哥这一枚奇男子么?肯定不是这样,人家本来就是类似诗社志同道合的团队啊。 《红楼梦》和《石头记》,恐怕比半小时漫画系列复杂好几倍,为什么大哥团队说是曹雪芹一个人完成的,为什么我就要相信? 文学的本质是一门渴求专业素养的学问,学问的通用起点或许离不开适度的怀疑! 多年以后,当我读完混子哥团队新作《半小时漫画红楼梦全2册》,最想要立刻分享的感悟,竟然是无法忘记也不可淡化的小事,当我隔着遥远时空,回忆起伍千里在我稚嫩心灵里,播下一颗宝贵的文学种子,此时此刻,我想给他买一件户外款羽绒服。 言归正传,《红楼梦》和《石头记》,当然可以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我开开心心地给混子哥团队点赞,建议朋友们读完这本书,读原作,读原评,书写真实感受。 想说的话还有一箩筐,然而,“伍万里你该睡觉了!”那就写到这里,茄子。

知有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萧翛📮

昨晚上开始阅读,本来计划会是个严肃文学之夜,奈何严肃之前肚子饿了😶,煮宵夜的过程中划拉新书榜单,七分心思留意着咕嘟咕嘟的锅里,三分心思分给一只手划拉漫画。 其实刚开始使用微信读书时就读过这个系列,大概能算是将艰深难啃的历史文学接地气化,大致比喻为——需得收拾体面正襟危坐的一场觥筹交错的一场优雅却实在累人的食宴,简化替换成,可以套个睡衣裤衩趿着拖拉板端个塑料凳就可以蹲地上开始吸溜的汤面包子豆浆油条,人人途中路过皆可以随时来瞅两眼。 当时看得哪个系列依然记不清了,但应该也只浅读了几页,原因大概是对有些过于现代化的太潮的用语有些适应不能。当然这是某个阶段个人的习惯偏好问题,并非贬义。从好的方面来说,轻松化的用语能使拗牙细磨的知识易于理解,大致意思能传达到,理清结构,作为这样一个以快速了解知识搭建桥梁为目标的系列图书来说,就已经很够了。就像作者在篇首以及文中多次也提到了,这里只作简要介绍,欲知详情,指路原著。总之,根据阅读环境来选择,如果有足够的沉淀时间及安静空间,自然以经过时间考验与数代人认可的原作为佳;但若只是碎片时间,或者暂时还在培养阅读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话,这个系列是推荐的。 说回《红楼梦》,赧颜表示,距离完整读下来已经是十多年前了,中间也许会偶尔想到某个情节或某一句话去对应翻一翻,或者偶然快速略读一些他人讨论评议,总之都是碎片化的。对于这样一本除开其文学价值,在其他各方面也算得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巨作来说,重视程度确实是有些不足的。 但倒也不至于为此焦虑或者不安,《红楼梦》算得上一本可以读一生的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但也略有些出我意料的是,虽然已经是小半生以前读过的内容,对于各种人物关系,情节暗笔,甚至经典字句,本以为都该已经遗忘的,在这本漫画的快速浏览中,都一一清晰浮现。个人觉得,一方面是曹公笔法实在经典绝妙令人读之难忘,一方面似乎可以说是,仿佛人在年少时读过的书往往和经历过的人一样,都能在之后更久的人生中占据更多的印象,即在前20%的人生中几乎完成了50%甚至以上的记忆容量。不过仅是个人灵光一闪的想法,需要科学依据来证明。 再扯回来,就类似于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主题道,“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身份,或者人在不同阶段读红楼皆能有所获。 幼时读红楼,读情节故事,对衣饰珍宝精致菜肴略有印象。现在读,作为开始经营打理自己生活的成年人,或许借鉴其家居结构及装饰,或许参考其服饰风格搭配;作为个人兴趣小厨子,或许可以琢磨琢磨里面的菜肴能不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和最朴素的做法来个现代还原;作为景观建筑设计师,大观园的整体布局及细节设计也足够当个高优先级的案例项目来研究学习;作为社会的小螺丝钉,万千打工社畜之一,审视其中为人处世人情往来,虽然也不一定会用上,但也可以作为一个古代版人类观察笔记…… 总之,今天晚上是早早结束夜宵了,那还是续上昨晚的严肃文学之夜,这本漫画没读完的部分也许留给明日后日的夜宵也许成为明年的通勤读物。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生的又一个十年,《红楼梦》可以捧出来再细读一遍了,常读常新。不一定在动荡的明年,也不设限哪个契机就开始了,还是那句话,可以读一生的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ゞ小星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路易大叔

混子哥这本漫画红楼梦的意义可能更多是降低名著阅读门槛,给望而却步的读者打个样,做个解读和导读。真正体会红楼梦名著的魅力,还是要真正翻开原著好好品读。 最后的解说里也提到了红楼梦的两个版本系统,脂批本(脂本)和程高本。个人是欣赏脂批本的,目前收藏了很多版本的红楼梦(石头记)基本都是脂本,但是对于入门读者来说,个人建议选择「前八十回脂本+后四十回程乙本」拼起来的本子,人民文学好几个版本就是这样出的。 混子哥虽然引用了很多的脂批,但是内容还是按照程高本来画的,如果能够参照87版电视剧,做一个更接近脂批本的漫画,就更好了。

卷卷书

2024.1.5 对《红楼梦》可谓非常熟悉了,原著读过许多遍了,有一阵子就是床头书呀!相关红学著作也读了不少。这次看混子哥也有解读,忍不住来一看。漫画半小时的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化繁为简,抽筋剥骨地把主要故事捋一遍。这套主要概括为两条主线:宝黛爱情线,贾家兴衰线。画得人物大多借鉴了87版电视剧的妆造吧. 故事情节就不赘述了,不如梳理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看过的那些红学相关书籍吧。以下书有些是很久以前读的,当年觉得喜欢,现在不知道还喜不喜欢了。排名分先后。 1.周汝昌《红楼小讲》,很薄的一本,很适合入门 2.张爱玲《红楼梦魇》。考据很多,比较了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很有意思。 3.白先勇《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很喜欢的一本。 4.蒋勋《蒋勋说红楼梦》非常非常细。 5.西岭雪《黛玉之死》《宝玉传》。续写之作,还挺有趣。 6.影视相关《1987,我们的红楼梦》. 7.高阳《三春争及初春景》 分割线 ———————————————— 以下看太久,记不清喜好了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比较早期的书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印象中不是很喜欢 蒋勋《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2.3.一般吧,但是对于宝玉乳母的解读印象深刻!希望自己老了不要变成这种讨厌的老太婆。 西岭雪《红楼十二钗点评》 避雷: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全套,纯属胡说八道。 反思: 1.很久没有去读《红楼梦》原著了,好像没有耐心去看了,总想去看没看过的书。 2.四大名著至今没有读全。尤其《水浒传》连影视作品都没看过。

奔跑的小懒

谈及中国文学,《红楼梦》是个避不开的话题。一来的确是一部相当优秀的文学作品,二来是前八十回的未竟与后四十回的接续也为其增添了不少或想象、或遗憾的色彩。不过原著实在读不进去,一直没有读,86版红楼也只看到晴雯高烧补雀金裘。前两天看到混子哥的漫画版《红楼梦》一下来了兴趣,花了三个多小时就读完了。因为图文的关系,这本书可读性很强,没有阅读障碍,而且插画都挺有意思的,一直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像看爽文一样的。 混子哥对红楼里复杂的人物关系、职位、概念、描写做了梳理和简化,比如将贾府这一概念替换为现代的公司概念,贾母也成了公司里的最大boss。这也是他们团队一直以来的风格,蛮有新意的,也符合这本书的定位,即使更多人能来看看这红楼里的故事。毕竟对于咱现在的普通读者来说,这些陌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只是加深了阅读障碍,让大家望而却步。故事情节或许更为重要一些。而当更多人通过这些故事,对红楼产生浓厚兴趣时,也更愿意去翻开原著,仔细品味原著中的文化内涵。 书的篇幅不长,通过两条主线——宝黛爱情和贾府兴衰连接起来。包含了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一些名场面,比如元宵灯谜、宝钗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裀、勇晴雯夜补雀金裘等等,不过细节基本上就砍了,所以还是得看原著啊! 另外还有一点,书里面加了不少点评,分析。固然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但也可能会造成读原著时先入为主,或者是读的时候过多的关注混子哥所提到的,将混子哥的思路套进我们的阅读中。前段听了一下微信听书里的《老梁四大名著情商课》,他的观点是史湘云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反而呢,是有点小心机在里面的。而混子哥书里认为史湘云是“铁憨憨”,好像这个是主流的观点吧。不过兼听则明,希望以后阅读的时候可以抛却此刻的成见,纯粹地走入红楼。 最后还想讲一下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个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那个老师好像还专门讲了红楼,不过当时当水课混了,有点后悔。。。不过我记得老师最后要我们选木石前盟,别选金玉良缘。我当时是想选金玉良缘的,读完混子哥这本漫画之后,还是想选金玉良缘哈哈哈哈。感觉宝钗挺好的啊,不过在功名这方面对宝玉有所要求。宝玉作为贾府的继承人,享受着先人的积累,也的确需要承担这份责任吧。而且从行酒令时,宝钗没有揭穿黛玉妹妹的《西厢记》也可以看出,她和林妹妹也有点相似之处的,思想也比较开放。 林妹妹的话,我经常想起“林怼怼”、“小性儿”“多疑”“敏感”这些形容词。当然也有“咏絮之才”、“金陵十二钗之首”这样的美称,只是前面这些给我印象更深一些。尽管多疑意味着林妹妹很在乎宝玉,但还是认为两个人在一起还是信任比疑虑多一些要好。 写到这里,又想起爱情三角理论来了。该理论认为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另外还有一本书叫做《亲密关系》(第六版),是我的心理学老师推荐给我的,也蛮不错的。 第一次写书评,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小傲εїз

还意犹未尽,就结束了。听从混子哥建议,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空还是得看看原作。

生生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自律的蜜小桃🐾

看了很多遍,这次再看故事线被梳理得清晰,当时看原著想不通的细节现在彻底明了,之前看觉得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变数,人生就是大梦一场。现在细想全是人为作闹,各种祸端的生起多是自家人作恶多端引来的连锁反应。里面的男性人物,几乎找不出一个品行优良的正常人,满屏渣男,贾政稍微好一些,其余根本无法直视,又是抢民女又是泡丫鬟又是偷人,坏得很明显,就算是宝玉有主角光环,在关键时刻也表现得像没长大的少年无担当,连探春都不如。很多悲剧也是他软弱不作为造成的,看得让人上火,确实他年纪小了些,幼稚而天真。体贴尊重每位女性,有颗博爱心肠,贪恋女人间的暧昧温柔,没有专一的知己之爱,可惜了黛玉、晴雯这些人的真心。里面还有人妻与小三的各种争宠内斗,看着真让人心疼。部分封建时代的女性实在惨,优势资源全掌握男性手中,主宰不了人生,男人又朝三暮四,她们随时处在不安被换被失宠的境地。

轻松有趣的漫画书,没有耐心看红楼梦原著的可以先从这本开始,推荐!!!

赕麟

重读混子哥的《红楼梦》漫画版全册,还是有无数的新鲜感,不得不感叹,红楼是本看不厌的书。 里面无数经典事件: 黛玉丧母,进京依附外祖母; 宝玉母姨及其子薛蟠、女薛宝钗进驻贾府;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置贾瑞命归黄泉; 秦可卿病亡,公公哭得如泪人一般;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获准省亲, 元春题名别院为“大观园”; 王夫人怒逐金钏,金钏不堪受辱,投井身亡; 贾政痛笞宝玉; 探春发起组织海棠诗社,此时邢岫烟、李纹、薛宝琴等同时入驻贾府,彼等均具诗才,大观园比前更加热闹; 刘姥姥携外孙板儿进荣府,深得贾母欢心; 紫鹃戏说黛玉将回苏州,宝玉呆症大发; 贾琏垂涎尤氏姐妹,偷娶尤二姐; 尤二姐为凤姐所害,误服虎狼药,吞金自尽; 尤三姐殉情饮剑身亡; 贾赦欲讨鸳鸯为妾,鸳鸯哭诉贾母,贾母申斥贾赦夫妇等等………… 最后的结果,宝玉出了家,一场梦果真成了梦!

暂时没有数据